2024年,张家港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紧紧围绕中央、省、苏州及本市深化河湖长制改革年度目标,积极创新思路、奋勇争先,高质量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河湖功能持续增强。设立县域“用水指标池”做法入选省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改革经验复制推广清单,全市地表水环境质量保持全省前三。
河长制效能实现新提升。强化河长引领。印发河湖长制年度工作要点、重要河湖“一事一办”清单,组织开展全市河长集中巡河专项行动,明确年度任务、压实河长工作职责。全年,市镇村三级河湖长累计巡河1万余次,河长认真履行巡河、治河、护河职责。全市推动完成苏州“一事一办”清单任务15项,张家港“一事一办”清单任务66项。推动多方协同。张家港市水务局联合张家港市生态环境局围绕今年以来超标的11个河长制断面水质开展水系联合调度现场指导、会同张家港市污防攻坚办对部分多次超标断面河长开展了约谈及现场帮扶指导,全市河长制断面平均水质达到IV类及以上,无V类及劣V类断面。交办整改各类涉河问题35件,联合污防攻坚办共同督办7件。实施跨界联合。加强交界河道管理,与江阴开展跨界河湖治理工作,共同推进新沙河水质断面水质波动问题的溯源与整治。加强区镇交界河道的保洁、水系联合调度,全域实现跨界河道的常态化共治、共管、共享。实施水文化推广。张家港市锦丰服务区高速公路服务区“节水驿站”建设试点,《长江卫士》短视频荣获第六届水利部“守护幸福河湖”主题赛二等奖。
河湖治理项目取得新成效。加快重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走马塘江边泵站工程顺利完工,十一圩江边枢纽改建工程完成二期套闸工程通水验收,累计使用省级以上重点水利工程补助资金超4亿元。长江应急整治工程(五干河段)、民生实事项目东西长泾水系沟通工程顺利完工。全年疏浚河道325条、拆坝建桥17座,新改建排涝站4座。全力推动劣Ⅴ类水体整治。围绕“应治尽治、应销尽销、长效提升”工作要求,开展劣V类水体整治,年底内全部完成销号。持续推进生态幸福河湖建设。全年新创建省级县乡生态河道87公里、幸福河湖104条,县乡生态河道覆盖率达75%。一干河通过省级幸福河湖复核,鸷山凤凰湖小流域获评2023年度省级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暨阳湖小流域、朝东圩港东小流域完成创建。完成张家港市水域底数清单核查,实现全市河湖水域上图入库。大力实施全市污水治理设施补短板工作。金港片区水质净化厂一期顺利建成,完成城区16个住宅小区雨污分流改造、城区排水管网检测修复70公里。全域开展97个污水处理提质增效达标区“回头看”,深入开展排水许可管理三年行动计划,加强沿街、沿河“小散乱”排水户管理。完成19个村庄、500户农户污水治理和17个村庄、400户农户污水整改提升工作。城市污水集中收集处理率较上年提升10个百分点。市域排水设施一体化运维管护全面落实,制定出台《全市排水设施运维管护质量监管办法》《全市排水设施建设项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实施意见》,完善建运管护标准,强化检查监督。组织开展全市河道面貌提升百日攻坚行动。围绕“水边”地带环境问题排查,对全市河道环境面貌开展集中整治,完成堤防绿化养护90万㎡,更新各级涉河公示牌、告示牌190块,组织巡查5000余人次,巡查全市河道点位5834个,完成涉河问题整改1616个,河道面貌持续改善。
节水减排成效得到新提高。加快推进国家再生水配置利用试点城市建设,新建成市政杂用再生水取水点3个,沙钢集团再生水使用量年增10万吨,国信沙洲220万吨/年、乐余港城云联项目330万吨/年再生水利用项目加快推进,全市再生水利用率达30.1%。创新打造水权交易“港城模式”,累计收储、申购用水指标640万吨,设立县域“用水指标池”做法入选省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改革经验复制推广清单。全力推进重点行业和重要领域节能降碳,推荐6家企业申报国家级绿色工厂,10家企业申报省级绿色工厂,16家企业申报苏州市级3A绿色工厂。江苏扬子江国际化学工业园《化工园区智慧监管与利用处置无废园区模式》成功入选国家“无废园区”典型案例。实施高标准池塘长效管护,开展尾水排放管理与监测工作,促进养殖尾水达标排放或循环利用。推进永久基本农田内高标准农田建设,全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年底前达100%,完成高效节水0.26万亩。实现全市59家内河港口企业船舶生活污水、船舶生活垃圾、船舶含油污水接收设施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