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镇民政办,常阴沙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社会事业办,金港街道、后塍街道、德积街道社会事业办,局机关各科室、局属各单位:
现将《2025年全市民政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
张家港市民政局
2025年3月13日
(此件公开发布)
2025年全市民政工作要点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谋篇布局之年。全市民政系统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为根本遵循,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第十五次全国民政会议、全国民政工作会议、第十九次全省民政会议精神,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紧扣“发展优势提升年”工作主题,不断开创张家港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一、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1.坚持政治引领。进一步健全完善党建工作责任制,夯实各级党组织政治功能。推动落实市委、市政府和上级部门的各项决策部署,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加强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持续深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巩固主题教育成果,推进党史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探索创新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方式。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清单。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加强民政干部队伍建设,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内生动力。
2.压实主体责任。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推动管党治党向纵深发展。加强对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指导与检查,抓好党建述职评议考核,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在基层得到有效落实。持续深化廉洁民政建设,抓好民政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反腐败工作,锲而不舍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续推进转变作风,扎实开展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集中整治,推动殡葬、养老、社会救助等领域以及惠民资金整治工作,切实以严的基调推进正风肃纪反腐走深走实。
3.推进党建业务融合。找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最佳结合点,把党建工作贯穿于业务工作的全过程,使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持续深化“惠民使者”等民政党建品牌建设,开展“与民说”党的创新理论暨惠民政策宣讲。持续实施“书记项目”,逐步构建“一支部一特色,一品牌一阵地”的基层党建格局,提高民政服务能力。深入开展“党组织一项目”“部门一行动”“换位跑一次”行动,引导在职党员进社区服务,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深入一线,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回应民生需求,打造优良的民政工作作风。
二、推进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
1.充分发挥老龄工作统筹协调作用。研究编制全市老龄事业和养老服务业发展“十五五”规划。进一步健全完善老龄工作综合协调、督促指导、组织推进机制,做好老年人口和老龄事业统计工作,适时发布我市首个老龄工作公报或人口老龄化白皮书。全面加强基层老年协会能力建设,推动街道成立老年协会,开展基层老年协会规范化建设,鼓励基层老年协会评级升级。举办市老龄委委员、成员单位联络员等培训,深化人口老龄化国情、省情和市情教育培训。举办敬老月、重阳节、“银龄行动”等系列活动,丰富老年精神文化生活。持续开展老年人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专项普及培训等服务项目,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
2.深入推进养老服务向更高水平发展。认真落实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意见,积极推进民生实事工程养老服务能力提升行动项目建设,构建完善市、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养老服务网络,不断推进完善养老服务保障体系、政策制度体系、社会参与体系、综合监管体系建设。加快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优化升级,提升养老服务数字化水平。推动居家养老“就近可及”。优化居家上门服务项目内容,强化居家上门服务监管,提升居家上门服务质量。结合全国居家社区服务提升行动试点,按上级民政部门要求建设家庭养老床位,推进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居家上门服务,提升居家养老服务水平。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居家适老化改造行动。强化特殊困难群体关爱服务,完善人防、技防、服务“三位一体”空巢独居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推动社区养老“扩面赋能”。持续推进示范性乡村互助养老睦邻点建设、改造提升助餐点。推进与中国社会福利和养老服务协会合作,共同建设“农村养老服务标准化实验区”。提升新建住宅区养老服务用房使用率及产证办理。持续推动老年认知症友好社区建设,借力专业医护团队开展脑健康早期筛查及干预,倡导全社会关心关爱认知症群体。推动机构养老“提质增效”。推进养老机构规范化管理,完善养老机构安全生产、预收费监管机制。积极推进市社会福利服务中心提档升级工程改造、餐饮服务社会化运营、评估中心优化升级工作。持续开展护理员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等级鉴定工作,积极推进机构护理员内训,组织养老护理员参加职业技能竞赛、“最美养老护理员”评选,拓展养老护理专业技术人员的上升通道。
3.积极探索银发经济发展路径。贯彻落实国家、省、苏州市银发经济政策文件,发挥养老服务事业发展政府主导作用、养老服务产业发展市场配置资源作用、养老服务社会参与作用,进一步优化养老服务模式、扩大银发产品供给、推动产业强链补链延链。积极培育养老服务消费市场,聚焦潜力产业领域,支持科学技术创新、加强多元要素保障,推动我市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
1.强化低收入人口综合帮扶。按照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和加强低收入人口救助帮扶工作要求,贯彻落实低保边缘家庭、刚性支出型困难家庭救助政策,实施新修订的《苏州市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办法》,常态化开展低收入人口认定工作。落实社会救助保障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健全社会救助领域“一事一议”工作机制,推进低保扩围增效。积极开展服务类社会救助试点工作,建立服务类社会救助清单化制度,进一步优化“港好助你”社会救助关爱项目。用好苏州“救助通”,抓好“暨时救”政策计算器、云上慈善超市等应用及运行管理,持续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综合帮扶,充分发挥临时救助全方位“托底线”作用。有序开展相对低收入家庭认定,探索将符合条件的相对低收入家庭纳入专项救助、服务类救助、慈善救助保障范围,逐步扩展救助待遇。深入开展社会救助领域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综合治理。
2.完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配合做好苏州市救助管理区域性中心试点工作,优化“三级”救助服务网络,实现区镇(街道)“慈善救助服务驿站”全覆盖。深化多层次、全天候、全区域、立体化的救助服务体系,推进救助管理工作转型升级、融合发展。持续规范救助工作规程。扎实开展“夏季送清凉”“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开展救助管理机构“6.19开放日”活动。拓展“救助+”服务内涵,充分发挥“暖流工作室”作用,持续擦亮“岗好有你”服务品牌。引入专业化社会服务力量,持续开展寻亲服务。
四、推动社会福利事业全面发展
1.加强儿童福利和权益保障工作。完善市镇村三级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健全儿童福利和保护协同关爱机制。扎实推进困境儿童分类精准保障工作,提升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加强流动儿童关爱保护。用好未成年人保护综合服务平台,及时梳理汇总儿童数据信息。优先选择有心理关爱服务需求的特殊儿童,研究制定心理干预规范化方案,提供具有针对性、有效性、个性化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服务。加快推进儿童福利机构、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优化转型、提质发展,提升儿童康复特教、心理健康服务、监护赋能、个案管理等专业化服务能力。注重儿童关爱保护专业能力提升,加强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儿童社工队伍建设。推进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儿童关爱之家)品牌化建设,巩固“一镇街一品牌”建设成效。规范收养登记办理程序,强化收养登记档案管理,稳步推进收养回访工作。培育儿童服务类社会组织、志愿服务队伍,规范有序开展特殊儿童关爱服务。提升儿童福利领域民生实事项目质效。
2.助推残疾人福利事业发展。开展残疾人两项补贴规范化管理、精准化发放三年行动。及时办理“跨省通办”、受理“全程网办”、上传档案证明材料等,完善残疾人两项补贴退出机制。发挥张家港市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指导中心作用,加大指导培训力度,提升精康队伍专业水平。常态化推进“精康融合行动”,为260名精神障碍患者提供规范社区康复服务。
五、做优做精专项社会服务
1.规范殡葬领域服务管理。继续扩大和优化殡葬服务设施供给,推动杨舍镇、凤凰镇、大新镇等板块加快殡葬服务设施建设。持续开展殡葬领域各项整治工作,规范殡葬服务管理,探索开展遗体接运车辆及遗像车专项整治。发挥“江苏省殡葬管理服务信息平台”“苏城数字殡葬”“身后一件事”等平台服务功能,加强殡葬机构数字化建设,丰富便民业务应用场景。
2.深化婚丧俗领域移风易俗。加强婚俗文化宣传,常态化开展集体婚礼和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在“520”“七夕”等重要节点组织开展婚俗改革主题活动。深化婚俗改革内涵,推动区镇(街道)特色颁证点和婚俗文化宣传点位建设,探索打造“甜蜜产业”集聚区。强化婚俗领域业务培训。加强婚姻登记机关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深入推进丧葬礼俗改革,打造移风易俗宣教阵地,加大《张家港市白事通》的宣传推广,引导群众自觉遵循。发挥好村(居)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和道德评议会作用,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将移风易俗、节俭办丧纳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继续推行集中文明办丧,进一步鼓励丧事从简,遏制陈规陋习,减轻治丧负担。
3.完善地名管理服务。加强地名规范管理,落实地名命名核准、备案公告、标志设置。建立长效机制,常态化解决好城乡道路有地无名、未批先用、标志设置不规范等问题。推进提质增效行动,完善国家地名信息库平台数据信息。深入实施“乡村著名行动”,年内完成全市村辖区街路巷命名149条,建成集中展示区1个。弘扬优秀地名文化,持续开展地名文化遗产评定,推进吴文化地名保护名录建设。
六、深化拓展社会治理机制
1.持续优化区划界线管理。加强平安边界建设,落实好平安边界联席会议制度,常态化做好涉界隐患排查,切实维护边界地区和谐稳定。强化行政区域界线界桩管护,及时掌握界线界桩现状。贯彻落实上级中国竞彩网_明升体育-【唯一app官网】:行政区划工作部署,提升行政区划工作质效。
2.深入开展社会组织“三规范一提升”行动。规范社会组织登记,实施社会组织事先告知提示,发挥好市社会组织服务交流中心阵地功能,优化调整审批流程,加强对领导干部兼职未报批、负责人超龄换届等情形把关。规范社会组织治理,加强社会组织廉洁合规建设,清理规范社会组织评比表彰和举办节庆、展会、论坛活动,持续深化社会组织收费行为监管,实施社会组织“蓄能行动”。开展新版民间非营利性组织会计制度全覆盖培训。规范社会组织执法,加大社会组织违法行为查处力度,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探索扩大社会组织信用信息应用场景,强化社会组织失信警示教育。提升服务能力水平,实施好社会组织全生命周期服务,尝试引进国家、省级社会组织落户我市,促进新兴领域社会组织成长发展。积极发挥社会组织发展促进会作用,推动社会组织培育转型升级,支持引导区镇、街道建设“两会一中心”,构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生态链。健全社会组织协商制度化平台,引导社会组织参与人民调解工作,持续开展社会组织公益创投、等级评估工作,打造“张社有为”品牌社会组织和社会组织品牌展示空间,开展优秀社区社会组织推荐活动。
3.高效推进慈善事业和公益福彩高质量发展。贯彻落实慈善法律法规,依法规范慈善组织和慈善活动,持续推进慈善组织管理漏洞和风险隐患全面排查整治专项行动,确保慈善事业安全、可持续发展。大力实施“阳光慈善”工程,强化行业自律,完善慈善组织和活动“事前指导审核、事中跟踪问效、事后监督审计”的全过程管理模式,提升公益慈善事业的透明度和公信力。持续促进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深度融合发展,推动慈善项目精品化、品牌化。加快发展社区慈善事业,探索社区慈善新的发展模式和运作机制。支持社会力量兴办慈善服务载体,持续认定“慈善实体”和“慈善空间”,强化“云上+实体”慈善超市的综合慈善服务平台作用。举办“江苏慈善周”“苏州慈善月”主题宣传活动,广泛开展2025年“爱满港城”慈善募捐活动,擦亮“善助乐享”慈善品牌,评选2024—2025年对张家港慈善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企业、组织、项目、个人(团队)。贯彻落实“提质增量促发展”福彩行业行动指引,持续推进“福彩+”销售渠道建设,聚焦爱心企业、社会组织、网红门店、餐饮酒店等资源,加强行业合作;加快省级福彩销售示范点建设步伐,对销售点整体形象改造升级;合理利用促销资金,开展奖上奖、返点促销、幸运抽奖等促销活动;抢抓重要时间节点,积极在市集等人流量大的场所设立“闪购”摊位,推动福彩流动摊位发展壮大。
4.积极转型升级民政服务站建设。完善顶层设计,加快推进基层民政服务站(社工站)转型提质工作,进一步加强沟通合作,逐步打通内部各条线政策、信息、服务、资源等,让民政服务站(社工站)更好地融入各项民政业务,确保充分发挥作用,打造专业性优、针对性强、实效性好的基层民生服务站点,促进民生服务高质量发展。开展“驱动计划”民政服务站(社工站)驻站人员系列培训,定期跟进评估,提升服务能力,促进基层民政服务站(社工站)专业化、规范化建设运营,不断提升为民服务水平。
5.有序实施民生微实事项目。常态化征集实施民生微实事(社区党组织为民服务)项目,坚持为民服务初衷,坚持问需于民,坚持流程规范、快速办理,持续为居民群众解决好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动态跟进项目进展情况,加强日常监督管理,开展项目审计抽查、满意度调研等工作,进一步提升居民群众的安全指数、幸福指数和满意指数。
七、全面夯实民政事业发展基础
1.提升民政法治建设水平。加强领导干部带头学法,严格执行党组中心组学法制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强化党对民政法治工作的全面领导。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规范行政执法,提升行政执法能力。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聚焦主职主业,运用“社会救助宣传月”“重阳节”等特色节日,将法治宣传教育与民政业务工作有机融合,提升普法实效性。
2.做实民政安全发展工作。强化民政领域安全管理,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深化安全生产“六化”建设。全面建立安全风险报告制度,落实安全生产督查和隐患清单动态清零机制,指导民政服务机构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牢牢守住安全生产底线。组织养老机构加密开展应急疏散逃生演练,加强民政服务机构应急能力建设。完成养老机构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达标建设工作,督促民政服务机构落实安装消防“三件套”,推广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停放场所配备消防“新三件套”,推进殡葬服务机构瓶装液化气清零。做好清明等祭扫期间安全防范和森林防火工作,全力消除各类火灾隐患。
3. 深化数字民政建设。持续推动“张家港市民生政策一体化平台”建设,做好平台试运行及推广等工作。根据“江苏省智慧民政一体化信息平台”的建设要求,积极配合上级做好系统整合、使用推广等工作。根据我市有关部门审批结果,做好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功能拓展等数字化建设项目。落实局党组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举办宣传教育培训活动,强化网络安全综合治理。积极推广现有系统的使用,做好民政数据归集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及服务质量,有力推动民政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4. 建强高素质专业化民政干部人才队伍。建设专业担当、结构合理的干部人才队伍。围绕机构改革职能任务的变化,综合考量岗位需要、梯队建设、个人成长等要素,做好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牢固树立“靠素质立身、凭实绩进步”的用人导向,坚持严管就是厚爱的理念,加强干部队伍年度考核,探索建立日常考核考察机制,不断激励民政干部担当作为。加强后备力量建设,有计划地把政治素质好、有能力、有责任感的年轻干部放到关键吃劲岗位加强磨炼。指导下属单位加强公益性岗位人员“育选管用”工作。全力做好老干部工作。